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收官章二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终  (第4/5页)
  许清身体前倾弯腰,双手托住下巴,望向院门口那边“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孩子越懂事,当爹娘的就会越觉得对不起他们,就越心里亏欠。”    徐凤年安静听着。    月光下,她说了很多,一直说到自己眼皮子打架。    徐凤年转过头,看到小地瓜走到屋门槛,看着他们,然后她一屁股坐下,对自己挥了挥手。    许清猛然惊醒过来,晃了晃脑袋,顺着徐凤年的视线,发现了小女孩。    许清站起身,走到小地瓜身边,柔声问道:“怎么不睡了?”    小女孩也站起来,咧嘴灿烂笑道:“睡得饱饱的了!”    许清微笑道:“那以后记得来这里玩。”    小地瓜伸出小拇指“来,拉钩!”    许清跟她轻轻拉钩。    徐凤年笑着蹲下身,等孩子趴在自己背上。    小地瓜趴在他后背,在徐凤年站起后,她转头对许清扬起手掌,晃了晃,嘿嘿笑道:“拉钩了哦!”徐凤年轻声提醒道:“抱紧了。”    小地瓜冷哼一声。    徐凤年转头笑了笑“走了。”    许清站在门口,点点头。    两人身影一闪而逝。    如同一抹长虹向幽州以南掠出近百里后,徐凤年察觉到小地瓜的异样,停下身形,担忧问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小地瓜挣扎着离开他的温暖后背,她站在地上,低着头不说话。    徐凤年单膝跪地蹲在她身前,不知道怎么办。    她双手猛然捂住眼睛,好像是不敢看她的爹,抽泣道:“对不起,我想娘亲了…对不起…我没有生你的气…就算有,也是只有一点点!小地瓜只是怪自己没用…爹,娘亲让我做的事情,小地瓜很多都没有做    到…”    那一刻,徐凤年使劲捂住自己的嘴巴,缓缓低下头。    这个在太安城钦天监外、在北凉拒北城外,始终不曾退缩半步的男人,怕自己的孩子,会觉得她的爹,不是她心目中的英雄。    小地瓜放下手,狠狠止住哭,深呼吸一口气,突然双手抱住她爹的脖子,大声说道:“爹!你不许哭!好男儿流血不流泪!”    ——    她重新骑在他的脖子上,他这一次缓缓南行。    “爹,我爷爷奶奶是啥样的?”    “你爷爷啊,脾气最好,你奶奶呢,最好看。”    “那你小时候不听话,爷爷打你不?”    “哈哈,那他可不舍得。”    “那我以后要是不听话,你会打我不?”    “我也不舍得。”    “那以后有坏人欺负小地瓜,你咋办?我是说有很多很多坏人哦,比上次咱们在北边,还要多!多很多!”    “爹会打得十个拓拔菩萨的爹娘都不认识他们。”    “嗯?这是啥意思啊?”    “等你长大以后就懂了。”    “可我已经长大了啊!”“在爹心里,小地瓜一辈子都长不大的。”    “那如果有女人不喜欢小地瓜,你会不会不要小地瓜?”    “肯定不会啊。因为爹最喜欢小地瓜。”    “唉,当年娘亲肯定就是这么被你骗到手的。”    “…”“以后我生气的时候,喊你徐凤年,爹你生气不?”    “小地瓜,爹这辈子都不会生你的气。”    “你以后说话不算话,咋办?”    “你不是有一柄木刀嘛。”    “也对!以后你还能陪我去屋顶不?还有一起去找那种叫萤火虫的东西不?我们家里有鸡腿不?家里的被子够厚不?”    “都行!都有!”    “爹…”    “嗯?”    “你不要死,好不好?”    “…”“不要装睡!”    “好嘞。”    “爹。”    “又咋了?”    “嘿,就是喊喊你呀。”    ——    城外,硝烟四起。    城内,乱象横起。    要知道,这座城,叫做太安城啊!    整整两百多年以来,从未有外敌大军攻打过这座离阳京城!    最让他感到悲哀的是,对方之所以迟迟没有攻破城池,只是因为想要让凉莽战事不至于太早落幕而已!    赵室天子赵篆,独自坐在那间历代君主都曾在此读书识字的勤勉房,门口只站着那位门下省左散骑常侍,陈少保陈望。    年轻皇帝坐在自己少年时求学所坐的位置上,抬头望向勤勉房师傅开课授业的地方。    没人知道这位原本志存高远的年轻君主,内心深处到底是怒火还是悔恨,或是悔恨。    很奇怪,这位皇帝陛下,从皇子到登基,都没有任何不好的名声,半点都没有,事实上哪怕他不是先帝长子,他的登基称帝,依然十分名正言顺,显得是那么众望所归。    而在他坐龙椅之后,明明并无半点不妥之处,他有名士雅量,有明君气度,有声望民心,可到最后,一统中原的离阳王朝,老皇帝赵礼,先帝赵惇,传到赵篆手里,又葬送在他手里。    春秋之中,亡了国的皇帝,有些必须死,有些不用死,前者如昔年大楚姜氏皇帝,后者如旧南唐末代君主。    虽说这位年轻皇帝属于前者,可赵篆其实并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他只是想在这里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到最后自己会输得无声无息,好像是骤然倒塌的一座高楼,瞬间分崩离析,甚至让人根本来不及补救。    是雄才伟略的祖父就已经错了?还是赵室基业在父皇手上变得摇摇欲坠?    背对陈望的皇帝陛下,神色安静。    陈望突然看到站在廊道尽头的那位“年轻”宦官。    陈望欲言又止,后者缓缓前行,沿着廊道一直向前,与陈望擦肩而过,继续前行,最终一个拐角,就那么消失了。    从头到尾,无声无息。    陈望闭上眼睛,满脸痛苦。    不知何时,皇后娘娘严东吴姗姗而来,哪怕是到了这一刻,她依然风姿如旧。    陈望让出门口,作揖行礼。    严东吴点头还礼后,走入勤勉房,坐在皇帝陛下的身边,沉默不语。    赵篆转过头,笑道:“你来了啊。”    严东吴微笑道:“陪陪你。”    赵篆轻声道:“朕以为卢升象会如吴重轩宋笠那般,眼见形势不妙便投降了之,不料他竟然死战到了最后,麾下京畿大军,十去七八!朕以为胶东王赵睢世子赵翼,会如顾剑棠那般按兵不动,不料父子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