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心迹  (第3/3页)
 “公主的意思,乙僧不明白。”    她挑了挑眉,换了种严厉的口吻问道:“善慧,我来问你,你当真不记得我了么?当真不记得你许下的诺言?”    善慧这个名字让他想起圣天和他说过的一个传说。他一直觉得听完之后耳熟能详,脑海中也似乎出现了一位笑意吟吟的青衣女子,捏着七茎莲花,向他走来。这个影象和燃灯寺的那尊泥塑、站在黄沙漫天的征途之上的莲七重叠起来,让他隐约捕捉到了记忆深处的某些事物。    “你是…?”    “我是瞿夷,前世在此地许你五茎莲花的女子。你曾答应过今世娶我为妻以偿前缘的。”莲七凛然道。    是了。他想起来了。    “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她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确许下了一个诺言,可是那是权宜之计,为了师傅的叮嘱,为了普度众生而无奈许下的一个诺言。燃灯佛在升天的时候在他的额间点下一枚红色的朱砂佛痣,对他说道:“勿坏法身,切记切记!”他不能为了一个女子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公主请回吧。圣天早已将一颗心交与佛祖,生生世世不问男女之事。前世今生甚至来年都不会娶妻生子。”    “你…”莲七逼迫道:“你若不遂了我的心愿,我便将你和尉迟乙僧互换身份的事说与李将军听了。到时候唐王怒起,也许会派兵征讨于阗国。那时候太子殿下就是想一心向佛,恐怕也于事无补了。”    尉迟乙僧和她对视良久,终于叹了口气道:“那么除了约为婚姻,圣天任凭姑娘处置。”说罢,便拂袖而去。    “佛祖有云:出家人不打诳语。善慧,你不能不信守诺言。”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他不曾回头,一面低声颂着《法华经》,一面加快脚步走了回去。    “善慧你会后悔的。”莲七站在原地,凄凄地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痛下决心。    父皇的本意,是让他与真正的尉迟乙僧互换质子的身份,乘唐军稍有懈备,重返于阗国,待父皇百年之后即位。    可是他对皇位并无兴趣。他只是一心向佛,潜心研习画理,如此而已。    或许假扮的圣天太子比他自己更适合这个皇位。    去往大唐成为质子,也许能在大唐的地域里学到更多的画艺技巧和更高明的佛理。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的长安在此刻不仅不是一个囚笼,反而成为一个向往之所。    若能如此,那么即使李靖将军知晓他的真实身份,也无关紧要了。    尉迟乙僧想到这一点上,信然踱步向着李靖将军的帐中请求拜谒。    “快快有请。”李靖将军刚刚卸下铠甲,一身宽袖长袍立在帐中,仍是威风凛凛。    “尉迟宿卫深夜造访,可有急事?”摒退左右,李将军问道。    “我有一物呈请将军过目,将军看罢便知。”他吩咐随从捧上一尊和田黄玉制成的玉琮,方柱形的柱体上是层叠着的四方形,代表大地,中间有一个圆孔,代表上天。    “这是…”李靖心下明了,脸上却故做疑惑。    “这是于阗国太子的信物,将军想必也知道。”    天圆地方的造型代表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加上难得一见的名贵黄玉,能随便捧出这样印信的人,身份毫无让人怀疑的理由。    “宿卫捧来这个,是想告诉老夫你才是真正的太子?”李靖捋着胡须,淡然道。    “是的。圣天和乙僧在出发之前互换了身份,原本我父皇希望我能回到于阗继承皇位,可是我改变了初衷。我决定把身份继续下去,我仍然是尉迟乙僧,太子仍然是太子。由我和家父陪同李将军回长安,让太子回于阗继承皇位,李将军意下如何?”    “太子这又何必?”    “难道李将军让莲七公主打探我和太子的真实身份不是为此吗?”    李靖哈哈大笑了两声道:“太子果然是聪明过人。你看我为太子所牵的这根红线,太子是否赏老夫一个薄面,应了这门亲事。毕竟这对于阗和善鄯国来说,都是好事。”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尉迟乙僧作了一个揖道:“我和李将军说明我的身份,答应一同回大唐,只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请将军将莲七公主许配他人吧,在下早已一心向佛,不问红尘事了。”    “这…恐怕不妥。莲七公主对太子一见倾心,若是许配他人,公主想必不依。”李靖摇摇头,为难道。    尉迟乙僧蘸着水,在他的几案上写了四个字。    移、花、接、木。    “太子殿下莫非已经找到这方木料了?”    “李将军若不嫌叨扰,不妨听乙僧略说一二。”    “是是是,老夫就听‘尉迟宿卫’指点迷津。”李靖说着,吩咐仆役摆上酒菜,听尉迟乙僧细细道来。    他嘴上说着,心下却有些罪恶感,过两天,他会让父皇将那座燃灯寺翻修一新,以此赎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