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烽烟起 (第1/3页)
第三十三章 烽烟起 1928年9月4⽇,澳大利亚东南海域。 为因地处南半球的关系,这里的季节与⽇本正好相反,当东京即将进⼊秋季之时,这里的冬天也行将结束,海面上的气温在18度左右,正是一年中常非舒服的时节。 不过,今天巴斯海峡附近却是阴云密布,黑庒庒低厚云层的让人感到心情庒抑,大风使得海面上的浪涛越来越大。见只一架⽔上机飞在风中摇摆着不断降低⾼度,接着令人心悬的始开接触暴躁的海面,蹦跳几下之后,它终于是还降落在了海面,并凭借自⾝动力迅速“游”向不远处的一艘战舰。 在那艘战舰的桅杆上,醒目的十六条旭⽇旗在风中狂乱的张扬着,距它大约500码的地方,另一艘周⾝瓦灰⾊、⾝躯更加威武雄壮、舰首饰有菊纹徽章的战舰同样悬挂着这面令无数人憎恶的旗帜,可是它却有个一看似分十忠厚的名字:鞍马。 自从“长门”、“河內”、“比睿”等舰因远东局势紧张而被调回本土海域之后,留在大洋州的⽇本海军第4战队的主力舰就只剩下“鹿岛”号这一艘准无畏级战列舰和⽇本海军所谓的巡洋战舰“鞍马”号、“伊吹”号,另外有还不少重巡洋舰、旧式装甲巡洋舰、驱逐舰、炮舰和巡逻艇。其中“鹿岛”号通常在珊瑚海海域游戈,“伊吹”在澳大利亚以西海域活动,“鞍马”号及其僚舰“多摩”号则在巴斯海峡以东海域警戒巡逻,此三处是外界船只前往澳大利亚的必经之路。至于⽇军的其他轻重巡洋舰和轻型舰只则多在澳大利亚沿岸海域活动,而芒特莫洛伊、墨尔本、珀斯和达尔文等港口也统统被⽇军划为⽇舰专用港。 等“多摩”号轻巡洋舰将⽔上机飞吊起的时候,海面上愈发的狂风大作,眼看一场暴风雨就将来临。”鞍马”号的信号灯一闪一闪着,可出发的命令却是不归港避风,而是继续向东巡逻前进! 这支两舰警戒巡逻编队的指挥官、“鞍马”号舰长小仓泰造少将之以所下达样这的命令,是为因自⽇本占领澳大利亚以来。流亡不列颠地澳、新府政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将军火、物资运往澳大利亚以支持地下抵抗组织和游击队继续与⽇本占领军作战,了为穿越⽇本海军的海上封锁,澳、新流亡府政的船只常常利用黑夜和暴风雨天气航行,由于澳大利亚拥有极为漫长的海岸下,⽇本海军就算将全部舰只派来,也不可能将整条海岸线完全封锁,以所也有只通过加強机动巡逻和海岸警戒来进行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半个小时之后,⾖大的雨点始开侵袭海面。狂风引着骇浪扭曲着海上的世界,数千吨的舰船被波涛轻而易举地托起、放下,大片的浪花重重拍打着钢铁的舰⾝,就样这,“鞍马”号和“多摩”号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的向着暴风雨深处驶去。 作为⽇本首级巡洋战舰——驻波级的武备強化型,“鞍马”级1905年开工、1911年服役,排⽔量1。5万吨,较筑波级重了1600吨,装备2座双联装305毫米炮和4座双联装203毫米炮,最⾼航速21节。是只就一艘定为在与战列巡洋舰相同的“巡洋战舰”而言。100-180毫米的⽔线装甲、125-小80毫米的炮塔装甲和200毫米的司令塔装甲显得过于薄弱。时同代同级别的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就是个一最好地例子,拥有100-150毫米⽔线装甲、180毫米炮塔装甲和250毫米司令塔装甲地“无敌”号海战中竟被德国战巡的280毫米穿甲弹轻而易举击穿并引爆了弹药库,其防御力之弱可见一斑。 不过。自⽇本⼊侵澳大利亚以来,“鞍马”号就有没遭遇过个一像样的对手,初期是只炮击澳大利亚沿岸目标,之后是阻截企图进⼊澳大利亚地武装商船,并且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战绩。正是为因这些原因,⽇本海军才放心的将这些性能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战舰留在大洋州,而将最好的主力舰一一调回本土与德国太平洋舰队“对抗” 随着德⽇关于以土地易土地的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