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十六章六虎逃窜  (第2/2页)
    王莽却脸色越加难看,他最反感有人忤逆他的话!    他刚要连那人一起斩首。    那人立刻道:“陛下,臣有法可以退敌!”    王莽阴郁的脸陡然亮了些许,他急忙道:“大司空快说!”    大司空崔发道:“禀陛下,《易经》有云:‘先嚎啕而后哭。’臣以为现在国家危难,正是嚎啕大哭向上天乞求的时候!”    王莽皱了眉头,朝廷上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如此无稽之谈,怎可言于朝廷。    可是王莽却深深的叹了一口,道:“依爱卿之言!”    他重新回到皇位,然后威严的下令道:“传朕旨意,从今日起,文武百官皆罢朝,在家中嚎啕大哭!若朕发现有人在家中喜开颜笑,朕定斩不赦!”    说完,他就退朝走出宫殿。    死里逃生的丞相松了一口气,然后对着崔发感激道:“多谢大司空救命之恩。”    崔发只是摇摇头,幽幽长叹。    “大司空为何叹气?”丞相问道。    “国之将亡,如何不叹?!”崔发愁眉道。    丞相一惊,看着四周的人渐渐散去,似是未听到他刚才大逆不道的话,才微微放松,然后问道:“大司空此话怎讲,你不是刚才向陛下谏言…”    “丞相也相信如此荒诞之事?崔某只是为救您而已…”    “这么说,大司空刚才所言皆是欺骗陛下?!”丞相惊道。    “王莽无道,天要灭,无论做任何事都是于事无补的!崔某只是加剧了新朝的(王莽的国号为新)灭亡而已…”崔发叹然。    两人走出宫殿望着日暮下,风云变色的天色,皆感慨天下要易主了!    而王莽却全然听信了此番言论,他不仅让所有官员都在家中大哭,而且还下令让城中百姓皆要哭,还举行了大哭比赛,重赏那些在大哭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人。    也许,王莽当时已是心灰意冷,潜意识当中他亦是知道国将灭亡,只是在做着最后一点看似有用的无用功罢了。    更始军一步步的向着长安接近,长安城中却依然荒唐之极。    而此时的洛阳城中,梁安与王匡失去了联系,所有的他知道的前线的事已经只能靠刘玄告诉他。    “王莽竟然昏庸之极,大哭來感动上天,乞求降幅!亏他想的出來的!”刘玄将手中的信书扔在了案桌上。    梁安倚在刘玄的怀中,看着那个书信,眼中渐渐的有些迷蒙起來。    王匡一走已经数月,不知何时才能攻下长安?    他这个人一向太为别人考虑,在前线不知道有沒有受伤?    …    他想了许多,刘玄听不到怀中人的回答,低头望他,然后柔声道:“在想什么?”    梁安沒有回答。    刘玄望着他染了一层雾般的双眼,心中铿锵一声,他问道:“在想王匡?”    梁安微微收回心神,轻轻点了点头。    刘玄身子却猛然僵住,他怀抱中梁安的手蓦然收紧,然后他猛然站起,梁安猝不及防差点摔在地毯上。    他疑惑迷茫的抬头望着刘玄。    刘玄眼中再也不是往日的温柔情意,他暴怒的眼神望着梁安,隐着不易察觉的深沉。    “陛下,您怎么了?”梁安站起,想要去触他的手。    刘玄却猛然甩开他的手,狠狠盯着梁安,梁安心中陡然一惧的想要后退。然后刘玄一声不吭的拂袖而去。    他怀疑梁安与王匡,却不能相问;他嫉妒梁安与王匡,却不得倚靠王匡在前线拼死作战!    梁安望着刘玄的背影,怔怔的呆在原地,心中一阵阵的抽痛,过了许久,他才追出去。    他不知道陛下怎么了?    为什么这次重逢,他总感觉有什么不对,总感觉面前如一层雾般,看不清來路、也看不清去路。    刘玄站在河边,身后的脚步声微微传來。    梁安站在刘玄身后,他迈的步子极小,走的缓慢,整个心忐忑的看着那个人,然后他渐渐走到那人身旁。    刘玄注意到身边的人,眉头突地皱起,刺入梁安的眼中,让他心中一痛。    他微微退后了一步,过了许久,刘玄也不跟他说话。    他才黯然的行了个礼,道:“陛下,臣告退。”    刘玄沉默不言,梁安起身离开。    直到了晚上的膳食,刘玄才对着宫人问道:“梁安去哪了?”    “禀陛下,梁公子回府了。”那个宫人赶忙躬身道。    刘玄点了点头,拾起筷子,却突然眉头一皱,梁安并沒有府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