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获奖演说  (第2/2页)
于它来说,诗人的存在是必须铲除的障碍,是务必打倒的敌    人。尽管如此,诗人的力量却水银泻地般地向社会的各个方面    渗透、扩展。如果说文学游戏是对任何人类情感的逃避,那    么,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的诗歌却断然不会发生这等的情形。    我始终这样想,我的诗既是为北半球的人,又是为黑非洲    人和东方人所写的。诗歌的普遍价值,首先表现于形式,表现    于风格,或者说表现于诗篇的聚合力,同时也体现于这样一个    方面,即一个人为同时代的其他人所做的贡献。诗歌的普遍价    值不是建立在观念或者偏执的伦理上,更不应当建立在道德说    教上,而是表现于直接的具体性和独树一帜的精神立场。    对于我来说,美的观念不仅寓于和谐,而且寓于不和谐,    因为不和谐同样可以达到美的艺术高点。请想一想绘画、雕塑    或音乐,这些艺术门类在美学、道德和批评方面的问题是完全    相同的,对美的赞赏或否定所依据的准则也很相近。希腊的美    已被现代人所损害,现代人在对一种形式的破坏中去追寻另一    种形式,去模仿生活,而这种模仿只是止于自然的动态而已。    至于诗人,这是大自然独特的而又非尽善尽美的造物,他    借助人们的语言,严谨而绝非虚幻的语言,逐步地为自己建立    现实的存在。人生的经验(情感和物质生活两方面的)起初往    往蕴含着陌生的精神迷茫、微妙的心灵不平衡,蕴含着因置身    于堕落的精神环境而萌发的忧郁不安。学者和批评家攻击诗    人,说诗人从来只会写些“言不由衷的日记”、玩弄世俗的神    学,批评家还断言,那些诗章只不过是“新技艺”精心制作的    成品,这“新技艺”、新语言,是赶时髦的新鲜玩意儿;诗人    大约是凭借着这种方式,把那些被孤独所包围的冷冰冰的事物    展示出来,迫使人们接受孤独。这样说来,诗人岂不是制造了    恶劣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仅仅阅读新诗人的一首诗,你又怎    能赢得世人的理解与共鸣?而神经脆弱的批评家又害怕十五首    或二十首组诗的真实。    对于“纯粹”这一观念,依然需要进行研讨,尤其是在这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世纪,诗人遭遇着困窘、非人的命运,他们    心灵萌发的作品往往被认为是狂想曲,从而遭到怀疑。    我这篇演说的宗旨,不是为了建立一种诗学,或者确立某    种美学的尺度,而是为了向这个国家最坚毅、为我们的文明做    出崇高贡献的人士,向我方才提到的,而眼下我正置身于其间    的第二祖国,表示我的深切的敬意。    我愿借此机会,向瑞典国王和女王陛下、皇太子殿下和瑞    典皇家科学院表示敬意和感谢。皇家科学院十八位学识渊博而    严峻无私的评判家决定褒奖我的诗歌,他们给予意大利以崇高    的荣誉;在从本世纪初上半叶直至最新一代的年月里,意大利    诞生了异常丰富多姿的文学、艺术和思想作品,而这些正是我    们文明的基石。    吕同六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