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_第三卷第三十六章垦荒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第三十六章垦荒者 (第2/3页)

州地广人稀

    人今年才在冀州办学,那里远不能与青州相比较。 I 年,大家都不托底。愿意去冀州垦荒的人不是很多,选择去冀北的人就更少了,凭着你的能耐,当个乡吏还是可以指望的…”

    张涧统计好的可开垦的荒地,多在冀州。兴修水利,是可以提供额外供开垦的田地。不过,投入大,产出低。远不能与冀州战乱抛荒的地相比。岑澜在冀州清查出来的非法兼并土地,也远比那要多。注 意,这里的水利,是指水利工程…灌溉系统等,而不是水车之类。

    “爹!”

    田满大为感动,田老二看了看儿子,却有点不好意思了:

    “你这小子…去了好好干!不要有负担,万一不行的话,赶紧回来就是,不要不好意思,日子该怎么过,咱们还是怎么过!”

    …

    “麦种二石,嗯,已经齐了;

    黍米五石,够路上吃的了;

    籽二石,这个有点多了,算了,多就多,总比少了强,反正全是自己割的,也不用花钱;

    盐四石,1800钱;

    锄头二把,200;

    矮头二把,200;

    铁锨二把,300;

    短刀二把,600;

    …”

    田老二数着要带走的东西,生怕遗忘了什么。田母则拉着田满的 手,一再叮嘱着。田满很是不耐…母亲第一遍说还很感动,次数多 了,实在有些听不下去了。再说,他都二十四了,又不是小孩子。正好弟弟套好了车,田满给父母亲行了个大礼,就开始动手装车。

    …

    “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

    孩子们还小,不适合长途旅行,田满便把孩子托付给了父母,几岁的孩子离了父母,哭的稀里哗啦,田妻自是柔肠百转,说不完的话。

    “你要舍不得,就留在家里好了,父母亲年纪也大了…”

    “那怎么行?”

    田妻马上放下了孩子,家里还有二弟媳妇,田满自己去了,有个万一,身边没人照管,她也放心不下。

    “那就赶紧走吧!驿站的马车不等人的!”

    自从两年开始,驿站开始承揽民用业务以来,方便快捷的邮递服务和长途班车便迅速为人们所接受。毕竟,十几钱,甚至几十钱的邮资,并不算多。一个人在酒肆吃一顿饭,也要几十钱。有事需要联络的时候,人们不会吝啬这点钱。

    …

    与家人告别后,田满又汇合了十几个同行的人,紧赶慢赶,牛车赶到驿站的时候,还是晚了。驿站的几辆马车已经坐满了大半人,就差他们了,车把式急冲冲地吼了两句,便把杂七杂八的东西,连同他们,一股脑塞进了马车。随后,车队便出发了。

    车队里除了双轮马车,还有的四轮厢式马车。厢式马车朴实无华,宽敝的车厢外,没有任何装饰,只是简单的被涂成黑色,再刷上几层桐油而已。但是,与双轮马车比起来,厢式马车已是豪华无比了。挤在不停摇晃的双轮马车上,田满脸色腊黄,头晕目眩…他晕车了。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田满盯着四轮马车,遐想着坐在那上面的滋味,想来贵上一倍多的票价,肯定是物有所值吧!

    “有什么了不得的…”

    察觉到有人对他说话,田满转头看看,是跑单帮的王行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田满吃力地挤出个笑容。显然,这大大鼓舞了王行商。

    “那四轮马车,就是看着好,其实一点也不中用…”

    王行商滔滔不绝,把四轮马车贬了一通…对道路要求高,容易损坏,维修不方便云云。王行商说了很多,田满倒没有记住多少。他只听明白,四轮马车只能从平原驶到信都,再往北去,就得换双轮马车 了。大汉国原来的驰道可不行,估计等明年把驰道重修一遍,四轮马车才能用上。

    大汉国的驰道建设标准很严格,都是采用一层碎石一层砂土,反复夯实,平整坚实。但是,粘土铺成的道路,防水能力差,遇到下大雨的时候,容易吸水损坏,需要经常维护。时间稍长,道路就会变的坑坑洼洼。

    尽管张涵在很早以前便‘发明’了水泥,防水性能超群,但是,水泥需要反复研磨成细末,这就使水泥的造价相当高。加之,水泥的用途十分广泛,需求量很大,这就使得水泥路的建造,只能是偶一为之的 事。不过,采用石灰、细砂和炉渣(粘土/矿渣)混合而成的“ 土”用来铺路,不仅使道路坚固耐用,也使其具备了良好的防水性。

    在青州,三合土成为了铺设道路的标准材料。张涵规定,所有驰 道,以及治所和县城间道路,必须采用石灰、细砂和炉渣(矿渣)为原料,而县乡之间的土路,也建议使用采用了粘土的三合土做原料。

    田满对道路没有什么研究,他与王行商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