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瞒天过海骗秦寿四  (第1/2页)
    第四十九章 瞒天过海骗秦寿 (四)    等到秦寿急冲冲的赶回乳虎军大营时,才发现大校场竟然是人山人海,似乎有什么热闹一般。    一众身形彪壮的大汉挤在一起,不停地呼喝着和欢呼着,个个都是神情极为专注。    秦寿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越过了重重阻碍,看到了里面的场景。    原来场中间有七八人分作两队,正在热火朝天的踢着蹴鞠。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蹋”即“蹴”踢的意思。    “鞠”球,即古代的足球。    到了这个时期,制球工艺已经成熟了不少,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    这蹴鞠早在前唐就已经颇得贵族和市井游侠儿的喜爱,唐僖宗自己也是组织了一大批市井豪客,陪着自己蹴鞠斗鸡,也是极为热闹。    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后梁开国皇帝朱温逼迫着从长安搬迁到洛阳的路上,天子六军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军或者市井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着他,可见他们因为踢球而产生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中唐以后的军队当中,本来就有不少是市井少年出身,平日间就在街上以蹴鞠斗鸡赌博为乐的。    这也可以说是玩物丧志的典范了。    而秦寿定睛一看,这群人中穿的最为华贵,正玩的起兴的不就是昨夜还在一起饮酒作乐的周文博?    秦寿还没站定,周文博刚巧抢到了球,他脚下一扣一提,已经将这个鼓足了气的球控制住了,周围的几个健壮的军士本来就是陪周文博玩耍的,也就是在虚张声势要防守而已,实际上不过是挥舞下手臂表示自己已经尽力防守了而已。    周文博扣好了球,瞄准着十余步外,两米多高的悬在空中的圆形球门一起脚,一个“转乾坤”只见这球已经如出膛的炮弹一般直奔球门而去,瞬间就穿过了所谓的“风流眼”    “大人好脚法!”    “好俊的功夫!”    “大人神功无敌啊!吾辈拜服!”    听到周围这嘈杂而热烈的祝贺声,周文博更是显得得意洋洋,似乎当真是为了这脚脚法而满意。    就在这时,周文博已经“眼尖”的看见了秦寿。    “这不是秦监军吗?昨夜可曾休息得好?不如一起来场上玩一玩,如何?”周文博故作热情的邀请着秦寿入场踢球。    “不了,还是不了,学生对蹴鞠半点不懂,还是不下去献丑了。”    秦寿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市井游侠儿喜欢的运动,生怕被周文博拖入场中怒虐一把,连忙挥手示意自己不敢。    “哎,秦监军还真是扫兴啊!算了,你且随意休息吧,我就继续了!”周文博佯作不高兴,却是不再搭理秦寿,继续同身边的几位军士一同玩闹起来。    秦寿这时才感觉到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已经被周围的彪形大汉挤得有些发麻了,经过了一番艰难险阻,终于还是从这人群之中挤了出来。    秦寿一抹额头,果然有一层细汗,而且身上似乎也出了不少的汗,被冷飕飕的凉风一吹,当场就打了个喷嚏。    于是悲催的秦寿继昨日颜面破损之后,今日又“偶感风寒”当真是悲催极了,只能回屋抱着一床被子哆嗦起来。    “少军啊,你家国公大人整天都是这么玩的?这么多军士也都跟着看?”秦寿随意跟这位负责照顾自己的年轻军士聊了几句,也算知道了这孩子的名字。    他感觉已经跟这少年混得比较熟了,于是装作不经意的问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