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以兄杀弟 (第1/2页)
第3章 以兄杀弟 回想起北雁阵前、瘦骨嶙峋的少年浑⾝⾎污地被绑缚在木柱之上,却仍旧睁着一双黑⽩分明的眸子依恋地直直望着己自的景象,萧琰颤抖着双手捧起爱子遗骸,満腔的悲痛至此溃决,让他终是再难庒抑地仰天嘶吼,怀抱着那颗至死都写着孺慕的头颅恸哭出了声。 可⽗皇终得宣怈出満腔哀痛的事实,却不仅没让一旁着看的萧宸就此放下心来,反倒还陷⼊了更深的惶恐无措之中,那名双手奉上少年头颅的将领,亦同。为因君王顶上转眼成⽩的青丝。 仅仅一瞬而已。仅仅一瞬的光景,他那舂秋鼎盛、未及不惑的⽗皇,便已在难抑悲痛的哀哭声中彻底⽩了头。“宸儿…”“朕的宸儿…”“⽗皇…⽗皇…”“不要难过、不要难过,⽗皇…是都宸儿不好…” “是宸儿不该如此天真、不该如此任性,是宸儿咎由自取,才会落到了如此境地…”着看顷刻间彷佛老了二十岁的⽗皇,萧宸心下痛悔哀凄。却不论如何安慰倾诉,都无法给予他至亲至爱的⽗皇半点安慰。 他只能眼睁睁地着看记忆里伟若天神的⽗皇因他的死而一夕⽩头,更只能眼睁睁地着看那双凝沉如渊的眼眸在至深的哀痛之中,一点一点染上交杂着狂疯的丝丝恨意…这场睽违了十八年的战争,让大昭上下如愿将多年来威胁北疆的強邻打了个半残。 但理当大肆庆祝的胜利,却因萧宸的死与背后潜蔵的阴谋而笼上了厚重的阴霾。萧宸是元后嫡子、实实在在嫡长正朔,诞生之初便曾得萧琰“此子乃吾之麟儿”的赞语,虽因六岁时的那盘桂花糕而不得不绝了继承大位的念想,却仍改变不了他在诸皇子中相对尊贵的⾝分。 尤其萧宸虽伤了⾝子,作为帝王掌中宝、心头⾁的地位却是十数年如一⽇,真真当得上“圣宠不衰”四字,旁人纵然心下不屑,明面上对他也是绝不敢有半分轻慢的。 也正是因着如此,一年前萧宸病愈的消息传出之时,整个朝堂都有了不小的震荡。若非这位少年皇子多年来缠绵病榻、在政务上全无建树可言,只怕某些自诩简在帝心的忠臣,早就具表上书请封太子了,但这位深得帝心的元后嫡子,却在离宮出游时遭人掳掠,后最以人质的⾝分于北雁阵前被君王亲手射杀。 以萧宸的敏感⾝分,就是受个风寒都可能扯出无数阴谋算计,更何况是这种明显透着蹊跷的杀局?也此因,听说萧琰因爱子亡故一夕⽩头之后,不论前朝后宮都心下惴惴,生怕被帝王的雷霆之怒所殃及。 可谁也没想到是的:班师回朝后,萧琰于朝会上所出的第个一旨意并是不彻查爱子辗转沦于敌手的真相,而是欲追封萧宸为太子、责令礼部拟定谥号与相关仪制。 人死为大,萧宸又是元后嫡子,死后追封个太子本也无可厚非,但萧琰未经朝议便直接下旨追封爱子,其后又数度驳回“哀”、“悼”等礼部拟定的中平之谥,以“故太子温良谦恭、敦睦笃孝,其质如珪璋,当尊殊号以昭有德”为由,责令礼部加以美谥… 萧琰即位二十载,向来以英明睿智、虚怀纳谏的形象示人,如此专断独行之举尚是头一遭,虽⼲涉的仅仅是爱子死后的虚名,却仍此因于朝堂间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有人为以人死已矣,令其得享哀荣,未尝是不告慰生者…此处尤指萧琰…的一种方式,虽觉君王的专断有所不妥,但“其情可悯” 有人却抓住了萧宸一度沦为人质的污点,言其于社稷无功有过,平谥便已⾜够哀悯,缘何能颠倒是非尊以上谥?但萧琰在位多年,早已将整个朝堂牢牢掌握在手中,往⽇不曾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