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他耍赖吗?’    ‘是…小的这就去回他话。’    ‘且慢。’葛书槐叫住奴仆。    ‘娘,行医之人,万万不可见死不救啊。’    ‘是啊,娘。’真情也帮葛书槐说话。    ‘不如先把那个人请进来,问明白再说吧。’    周氏看到情儿又替葛书槐说话,这才不情愿的答:‘看在情儿的面子上,我就勉强答应。’书槐知道娘已让步,随即对真情说:‘情儿,你先回避一下,毕竟女眷不方便见陌生访客。’    ‘是。’于是,真情退到大厅与内堂之间的帘幔后。待看不见真情身影,书槐立即让奴仆请尚知府的总管进来大厅。过了一会儿,尚知府总管走进葛家大厅,并恭敬的向周氏鞠躬行礼。    ‘在下尚知府侯总管,向老夫人请安。’    ‘侯总管,免礼。’周氏隐下原先不悦的情绪问道:‘不知道侯总管来找吾儿有何贵事?’    ‘我家夫人想请葛大夫前往尚知府,替我家小姐治病。’    ‘侯总管,你可知道吾儿正值新婚之日,不便外出?’周氏希望侯总管自动打退堂鼓。    ‘不仅在下知道,知府大人也知道。’    ‘既然知道,就不该来找吾儿,天底下大夫多的是,并不是非要吾儿不可。’    ‘正是非葛大夫不可。’侯总管低声下气的说:‘请夫人听在下细说一番。’    周氏捺下性子道:‘说吧!我听着呢。’    ‘我家小姐半个月前,来到京城探望姑母,因京城热闹非凡,所以我家小姐便在婢女的陪伴下,偷偷溜出姑母府邸。她在市集逛了大半天,谁知不知什么原因,竟在街上昏倒了,幸得葛大夫相救,才没酿成不幸。’    ‘原来是那位姑娘啊。’葛书槐想起那女子苍白的脸庞,以及那无神的眼眸。    ‘她现在身体尚未复原吗?’    ‘回葛大夫的话,我家小姐本来身子便虚弱,老爷夫人通常都禁止她出外活动,生怕她体力不支、发生意外。这回昏倒之后,奴婢们都照着葛大夫的药方,煎煮补汤给小姐喝,现在情况已梢有改善。’    ‘既然尚姑娘病体已有改善,为何又让侯总管跑这一趟?’周氏问。    ‘是啊,只要她再继续服药一阵子,便自然会完全康复。’葛书槐向他说明。    ‘可是我家小姐这两日又有新的病兆,说是心口闷,三餐食不下咽,老爷请来的大夫都诊不出病因,只好派小的来求葛大夫了。’    ‘尚老爷怎么会想到在下呢?’葛书槐看着侯总管问。    ‘是小姐向大人提起的。’躲在帘后的真情,听完侯总管的说词后,心中涌上一股危机感…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相公有多优秀,所以只要是女人,她都得防着。如果相公真的答应去尚知府诊治那位小姐,那她一定得跟去才行。    葛书槐思索了片刻,便向母亲说:‘娘,既然孩儿先前便替尚姑娘诊治过,对她病况也有些了解,咱们就救人救到底吧!’    ‘从这儿到尚知府需多少路程?’周氏问道。    ‘约莫二日。’侯总管答道。    半晌,周氏点点头,‘好吧。你就去一趟。’葛书槐转向侯总管说:‘侯总管,你先歇息一会儿,待我整理好东西,立刻同你回去。’侯总管感激的作了作揖,便随葛府奴仆退下。    在帘后久候的真情,马上走出来。    ‘娘,我也要去。’才刚要踏出大厅的葛书槐,听到真情这句话,马上回头望着她。    ‘你…你说什么?’还瞪了她一眼。真情躲开他散发怒气的眼光,赶紧上前边帮周氏捶着背,边说:‘娘,我和书槐才刚新婚就分开,难免会犯忌讳,况且我跟着他,也好照顾他啊。’周氏想了想,书槐这一趟外出,少说也得耗上数日光景,就像情儿说的,他们才新婚不久,就要分开,说什么也不好,还是让情儿随他去好了。    ‘好,你陪著书槐一道去,也好有个照应。’周氏立刻答应。    随着葛书槐走回房间,真情的内心雀跃不已。    这招‘如影随形’,不仅能盯住相公,又可以到外头瞧瞧,真是一举两得啊。一进门,葛书槐便坐在床沿,板起一张脸。    ‘相公,你怎么不整理东西?侯总管在等你呢!’真情假装没看到书槐的冷脸,赶紧催促他。    ‘你跟着我干嘛?’葛书槐没jianian气的说。    ‘互相照应啊!娘是这么说的嘛。’真情知道他正为此事生闷气,她故意逗着他。    ‘我这趟是去替人治病,不是去玩。’葛书槐站起来背着手走到窗前。    ‘而且路程又远,你跟着我很碍事。’    ‘不会、不会。’真情赶紧挥挥手。    ‘我保证不会连累到你,如果去尚知府这一趟,我表现的不好,那么以后采草药我就不跟了。’    ‘什么?!你还想跟我去采草药?’    ‘嗯。’真情猛点头。    这女人,把他先前跟她说的约定当耳边风吗?葛书槐马上提醒她:‘你忘了,我们说好先当三年兄妹的事吗?’    ‘没忘!不当同床夫妻,并不表示不能同你一起出门啊。’    ‘天啊!’葛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